热线电话:86-755-88864001 88864003

大陆液晶面板10年收获尊严难逃误解

发布时间: 2013-09-06 06:58 作者: 浏览次数: 11 字号:

2013年8月12日,液晶面板产业发展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——京东方460亿元定增被质疑“圈钱”。10年来,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承受着巨亏压力,在大规模扩张中奠定基业,赢得了尊严。同时,投资者对行业巨亏、产能过剩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,身陷误解中的企业,在自辩的尴尬中前行。

夏普“搅局”“聚龙计划”搁浅

10年前,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-LCD业务,中国大陆企业第一次掌握了液晶面板核心技术。一个规模达数千亿元的产业也由此起步。进入液晶面板行业就像骑上了虎背,骑着不舒服,但下来更危险。这意味着,只要身在其中就得继续投资扩大规模。

2005年,中国大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,大尺寸液晶面板却全部依赖进口。

当年下半年,在信息产业部和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,深受进口面板制约之痛的创维、TCL、康佳、长虹等4家彩电巨头计划合资在深圳建设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。当寻求外企技术支持碰壁后,“聚龙计划”将橄榄枝抛向拥有自主液晶面板技术的京东方。

此时出现的“聚龙计划”恰恰也符合了京东方“挥师南下”的扩张战略。就在协议签约的关口,2007年7月底,日本夏普主动向深圳市政府提出愿意以技术入股,建设一条7.5代线。这令深圳市和4家彩电商开始动摇。长虹干脆撤出去做等离子(PDP)了,“聚龙计划”与京东方的合作就此搁浅。

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,上海液晶业巨头上广电曾试图与京东方联手,但最终没能成功。

产业形象与资本形象错位

2009年2月,韩国企业突然用现金向中国台湾广达、奇美采购了400万片液晶面板,并签署了2009年度采购协议。这立刻让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。同时韩国企业压缩对华液晶出口量,接下来的6个月面板价格涨幅达到30%以上,导致中国大陆彩电企业再次陷入困境。

与此同时,在京东方完成了生产线扩张后,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长达4年的规模竞赛也由此开始。

2010年,据Display Search统计数据显示,LG压倒三星成为当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之王,三星居第2位,夏普居第5位,京东居第10位。当中国液晶屏产业进入超车弯道时,新问题再一次冲了出来。

京东方在短期内,没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。这种“产业形象与资本形象错位”现状的根源,是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,故而通常采取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政府主导投资模式。

而有关“圈钱”的说法,则与另一组数据有关。截至去年,京东方上市10年完成4次融资,累计融资额高达171亿元,而其他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与政府支持:在合肥6代线中,有30亿元是合肥市政府旗下投资公司直接出资;北京8代线,由北京市政府直接投资85亿元作为启动资金,后来又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注资45亿元。

“拥有强大的政府投资又要按照市场化运作,这是京东方成功也是遭质疑的关键点。我们是钢丝上的舞者。”京东方总裁陈炎顺说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昵称 *

您的邮箱 * (绝对保密)

您的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