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:86-755-88864001 88864003

集成电路国产化率提升迫在眉睫

发布时间: 2014-05-06 09:04 作者: 浏览次数: 9 字号:

2013年,集成电路(以下简称IC)行业的进口额已超过原油,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。

这个行业,是智能穿戴的基础行业,同时还关系着智能汽车、智能家居等智能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这个行业,也一直是各国政府大力补贴扶持的行业。

目前,我国已成为该行业的制造大国。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显示,2012年,我国手机、计算机、彩电、IC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1.8亿部、3.5亿台、1.3亿台和823.1亿块,其中,手机、彩电以及计算机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均超过50%,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。

然而,高高在上的进口数据,却让“制造大国”的头衔略显灰暗。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,2013年,我国共进口IC产品2313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5%,其进口额超过原油,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,IC领域进出口逆差达1436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3.5%,国内市场所需IC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善。

现状篇

集成电路进出口逆差超千亿美元 上中下游全面落后

集成电路(以下简称IC)下游产品向我们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,近几年,随着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全球半导体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,IC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。2011年度,我国IC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72.21亿元,同比增长9.2%,而全球IC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仅为0.2%。这一数字在2013年已刷新至2693亿元。

然而在增长背后,却是国内市场所需IC严重依赖进口的现象。2013年,IC产品已超过原油,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,其进出口逆差已超千亿美元。

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,国内IC行业相比国外全线落后,对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缺乏技术、人才和资金的支持,而行业发展也正向优势企业集中。

万亿进口额等待国产化

所谓IC,是以诸多元器件为基础,在电路板上构建满足各种需求的电路模块,这些模块可以完成特定的指令以及功能。

提起它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CPU(中央处理器),实际上,CPU仅是IC产品的一部分。另外,近年来国际电子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,PC下滑已成定局,随着智能终端产品加速崛起,国际巨头已经把可穿戴领域作为未来主要发力点。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,IC与智能生活息息相关,仅以智能手机而言,IC的产品就涉及无线模组、传感器、芯片、电源管理、闪存以及内存等。据东方证劵研报显示,IC在一部手机中成本比例占据40%以上。

近几年来,我国IC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:2000~2007年,我国IC产量和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%;2011年,我国IC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72.21亿元,同比增长9.2%,而全球IC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仅为0.2%;2012年,我国IC产业销售额已突破2000亿元,高达2158.5亿元,同比增长37.3%。

我国IC产业从无到有,一路发展至今,已成为一个年产值高达2000亿元的庞大产业。近十年来,中国IC产业的增长率平均已经超过20%,这一数字远高于全球7%的增长率。

随着智能终端产品多样化,智能汽车、智能家居以及多种智能设备加速渗透人们的生活,未来这一市场的空间已不可想象。

然而,美好前景的背后,却是高居不下的IC产业进口额。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12年,我国半导体芯片的进口额超过1920亿美元,而同期,我国原油的进口额为2206亿美元;2012年,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8%,半导体芯片的进口依存度则接近80%,高端芯片的进口率超过90%。

对于这一现象,环球资源电子首席分析师孙昌旭对 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“首先,这个数字来自海关的统计,包括富士康、摩托罗拉、诺基亚(7.15, -0.19, -2.59%)等在中国大陆设了工厂的跨国企业,进口数据都包含在内。中国是一个世界制造大国,这些工厂需要的芯片都从海关进来,因而这个数字的确比较可怕。比如由富士康代工的苹果(517.96, -3.72, -0.71%),如需一些芯片也是从海外进口,所以这部分量较大。”

“但另一方面,中国依赖进口的原因是IC最前端的材料和晶圆制造,都和国际水平相差甚远。以中芯国际(3.85, 0.00, 0.00%)而言,20纳米的产品国际上已经成熟量产,我们的28纳米还未量产,40纳米刚量产不久。我国高端芯片都是靠进口,国内能做的还是模拟的IC,包括电源、音频等。所以,没有上游的支持,只能依赖国外的进口芯片。”、

发表评论

您的昵称 *

您的邮箱 * (绝对保密)

您的网站